为政之要,惟在得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八项规定》开始,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系列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了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理想信念、党性修养灵魂洗礼,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涉及群众利益问题和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干部作风根本好转,党群干群关系明显改善,党心民心不断凝聚,形成了促进发展的强大正能量。但是,一些干部在当前作风建设日益严峻的局面下,产生了干多错多的思想错觉,作风上疲软怕事,不思进取;纪律上瞻前顾后,畏缩不前,严重影响和阻碍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同时,新常态下,中央出台了许多约束奖励的规定,一些领导干部因此产生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倒不如少干或不干,导致“为官不为”的人占便宜,甚至出现干事干部在考核评比中比不上不干事者的怪异现象。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靠思想政治教育,更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
基于此,省委适时出台了《陕西省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办法(试行)》《陕西省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试行)》《陕西省推进省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办法(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全省各级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笔者认为,“三项机制”是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激励机制是前提,容错机制是保障,能上能下机制是根本,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干部鼓励激励机制的出台,重点解决了干部干事创业内动力不足的问题,让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褒奖、获重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全面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鼓励探索、宽容失误,让敢担当、敢创新的干部没顾虑、有舞台;干部能上能下机制,重点解决了干部干事创业外压力不够的问题,让不适应、不作为的干部受惩戒、让位子。三项机制的出台,不但给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注入了“强心针”、注射了“兴奋剂”、吃下了“定心丸”,也为我们约束干部、保护干部、激励干部,提供了重要遵循。
当前,冯原镇正处于全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要实现2018年脱贫摘帽,2020年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就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省委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根本上解决干部干事之困,消除干部创业之忧,最大限度激励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建设一支“想干事,善做事,能创业,勇担当”的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来实现追赶超越目标。
一是在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上下工夫,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探索,创新用人机制,激发广大干部自觉投身一线建功立业。一方面,坚持重实绩。在干部提拔使用上,结合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结果,综合研判,在精神激励方面大力推进大张旗鼓地评选、表彰优秀干部,在物质激励方面拿出专项资金用于奖励现金、落实待遇,在政治激励方面将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推荐提拔,达到了“提拔一个、激励一片”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坚持重一线。通过优先从包村干部中选拔镇办主任,优先推荐优秀村干部到镇上任职,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兼职等形式,树立重基层导向,形成了优秀干部向基层流动、在一线增长才干的良好局面。
二是在明确容错纠错界限上下工夫,鼓励干部敢闯敢试。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和“容错纠错”五项基本原则,为大胆创新者松绑、为锐意改革者护航、为敢想敢干者撑腰,促使干部甩开膀子干、迈开步子闯。一方面,支持改革创新。在明确底线的前提下,大力支持和鼓励干部结合工作实际,先行先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特别是对在推进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处置突发事件或执行急难险重任务,化解矛盾焦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因大胆履职、主动揽责、担当作为造成一定失误的,组织应该挺身而出,宽容鼓励“敢吃螃蟹却被扎了手”的干部。另一方面,严肃惩戒“任性者”。在支持创新、宽容失误的同时,要严格甄别区分,准确研判,加强日常监督、强化责任追究,坚决惩治借改革创新之名徇私舞弊、贪污受贿、假公济私以及严重侵害群众利益等行为。
三是在执行能上能下办法上下工夫,勉励干部务实担当。贯彻落实干部能上能下办法,关键在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干部动态管理制度,真正让干事者有舞台、不为者没市场。一方面,明确“下”的标准。按照省委《能上能下办法》要求,尽快制定符合我镇实际的实施办法和操作细则,进一步细化对干部进行调整的具体情形,明确干部能下的制度规定,用实绩说话,用制度管人,让被调整的干部下得有依据,让其他干部受教育。特别是要在镇域经济、精准脱贫攻坚、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维稳综治、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中激励干部、鞭策干部、识别干部。另一方面,执行“下”的规定。将机关干部周汇报、月考核和重点工作督查检查有机结合起来,以督查过程的公开公正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以考核结果和督查结果来考核干部、使用干部。同时,留足“下”的出路,建立关怀培养机制,努力让“下”的干部学有机会、干有条件、上有希望。(冯原镇政府镇长 杜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