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致富带头人
“没有书记哥,咱能把日子过成这?”5月16日,在交道镇樊家川村,50岁的樊智通正在忙着给自家的7亩桃树套袋。说起自家生活的变化,他感慨的说。
樊智通原来是村上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家里有孩子上大学要供,最关键是没有一个挣钱的好门路。如今的樊智通是村上的果树种植大户,除了7亩桃树,还有27亩梨园,去年净收入16万元,这让他在果园里越干越有劲。
他说的“书记哥”,是村上的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樊建武。2009年,在外经商富起来的樊建武,回到村上当起了干部。当时的樊家川村交通不便,没有主导产业,群众生活普遍困难,全村有贫困户120户439人,是有名的贫困村。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怎样带着群众发展好增收产业,是樊建武等一班村干部面临的头等大事。经过反复考察论证,他们决定以党支部为引领,依托村上紧靠龙首坝、有洛河灌溉的优势条件,大力发展酥梨和设施大棚果蔬菜产业。几年下来,产业发展中“党组织+”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2018年全村实现脱贫摘帽。
种植大户樊智通忘不了自家产业发展之初的情景:没有钱,不敢干。“书记哥”一趟趟来到家里作动员,并帮着他办理了5万元的贴息贷款,三亩半的梨园终于栽了起来。有了效益,就有了信心。3.5亩成了34亩,家里的日子越来越红火。
更让樊智通忘不了的是“书记哥”说过的话。“党员干部就是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让大家都富起来!”去年,樊智通交上了自己写的入党申请书,现在是村上的入党积极分子。
如今的樊家川村面貌焕然一新,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村上正在加快建设龙首现代农业园区,依托龙首坝这一资源优势,以“农旅结合”的模式打造新的增收亮点。
“今年,要依托园区,尽快实施奶山羊养殖项目,发展生态垂钓和多样性生态养殖,不断扩大产业覆盖面,让群众挣钱路子越来越多”樊建武说。
—— 在澄城,“书记哥”绝不是樊建武一个人。县委组织部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建强基层组织是关键。该县以全省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创造性出台“五选十不选”人选资格条件,着力打造引领主导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扶贫铁军。在全县的村“两委”主要干部中,生产经营大户和致富带头人有126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穷在家中有亲人
5月17日,冯原镇团结村。走在村道上,刘永军和每一个碰到的村民熟悉的打着招呼,并顺脚走进一些已经摘帽的贫困群众家中看看情况、拉拉家常。刘永军是县煤炭局的一名党员干部,担任团结村的驻村第一书记4年了。
“过去人说‘穷在街头无人问’,新时代,是穷在家中也有亲人!”说起刘永军,村上的贫困群众人人都竖起大拇指。
贫困户曹郭俊得了十二脂肠癌,手术费花了20多万,报销合疗后把票据丢了,没办法申请民政救助。他上县城、跑渭南,帮助他拿到了1万多元的补助款。贫困户曹军民的儿子天生智残,想办残疾证,但是不懂政策,他主动帮着解决问题。村里雷忠芳一家原本不是贫困户,但是儿子突然患上大动脉炎,巨额的医疗费用让一家人生活陷入困境,他在动态调整中把雷忠芳家纳入贫困户,尽一切可能提供帮助。为了搞好村上的拱棚韭菜扶贫产业园,他摊车管饭,组织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外出学习……
如果说上面的这些事显得有些不起眼,那么5月15日那天,抽水站抽水成功,则是真正帮助全村人解决了大问题。
冯原镇,属黄龙山系浅山区,典型的黄土地半沟坡地带。缺水,是制约这里群众发展产业的关键因素。修一个抽水站,把村西边山沟里孔走河的水抽上来,是刘永军驻村工作一开始,就装在心里的大事。
经过多方争取,投资300余万元的抽水站在2017年开工建设。与村庄地面落差达到270米的孔走河,终于将流到团结村群众的田地里。
——脱贫攻坚以来,澄城县积极实施“三新”驻村帮扶工程,县委组织部创新责任机制,建立健全了“县上牵头抓宗、镇村主体落实、包联部门全力配合、第一书记一线负责”的工作机制。坚持因村选派和“抽硬人、硬抽人”的原则,精准选派498名驻村干部,组建160支驻村扶贫工作队,形成扎实推进帮扶工作的强大合力。创新管理模式,成立两个督导组和10个督战队,严格“四支队伍”干部日常考核管理,为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创新考核制度,先后评选表彰优秀驻村干部48人,在脱贫攻坚一线提拔重用优秀干部20人,持续激发调动驻村干部工作热情。
支部解决了大问题
离团结村不远,是冯原镇另一个脱贫摘帽的贫困村,吉安城村。
5月18日下午,70岁的摘帽贫困户于长荣老汉刚从果园里忙活完,说起如今的生活,老汉掰着手指头说“今年想弄十万元哩!”
于长荣和村上许多人一样,很早以前就开始发展苹果产业。但是前几年,他的5亩果园效益一直不好,一方面是因为自己种的苹果属于比较老化的品种,市场效益不行;另外一方面,则是全村群众所面临的共同的难题:缺水,果园浇不上。
“嫁接了新品种,拿到了补助,送来了化肥……”脱贫攻坚这几年,村支部和包联部门帮助于长荣解决了他的难题。更为重要的是,用水,这一群众发展苹果产业的“卡脖子”问题解决了。嫁接后的老园子效益明显,后来又新栽了15亩果园,包联村上的县扶贫办还帮助儿子和儿媳找到了打工的岗位。于长荣感动地说:“是党扶持了我的日子!”
村支部书记李对明介绍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村支部和包联部门县扶贫办重点解决了村上群众需要解决,而一家一户却解决不了的问题。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335万元重点加快村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先后整修巷道48条,硬化了村组道路和生产道路;新打机井11眼,新建水塔5座,铺设暗管15公里,新建蓄水池4个,新发展滴水灌溉1800亩,让全村群众基本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同时,实施了村级亮化绿化美化工程,大家的居住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共产党把条件创造的这么好,剩下的就看自己干哩!”吉安城村摘帽户贫困雷俊民说。
——县委组织部强调,实现贫困村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党支部引领是关键,主导产业发展是核心。该县修订完善了《村干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把村干部80%的绩效补贴与基层党建、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挂钩,全面夯实了村级班子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体责任。高规格开展了村级党组织标准化创建活动,打造了1个省级、4个市级标准化创建示范村,先后整顿提升一般类村级党组织29个。2019年纳入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7个,坚持逐村制定方案,强化整顿措施,持续提升村级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全面建强了脱贫攻坚战斗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