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县紧紧围绕“责任、规范、务实、服务”的党建理念,积极主动落实党建工作责任,不断突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作用,进一步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凝聚了党建工作活力,畅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越繁重,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澄城县委深刻认识到,只有党组织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具体责任和党建工作齐抓共管责任“四大责任”落实到位,管党才能做到真管,治党才能做到严治,党建工作的活力才能迸发。
规范化的基层组织是打牢执政基础的关键。在农村,澄城县在换届工作中严格遵守工作程序和纪律要求,严把用人关口,选优配强班子,风清气正地完成了163个村“两委”的换届选举任务,同时由县财政投资1339.5万元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攻坚清零工程”,实现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全覆盖”;投资40多万元在城区、10个镇办、30个村建设“三级视频组网”,使党的声音在第一时间传达到基层;为后进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高标准建立包联村贫困户档案,贫困户脱贫致富三年规划、包联帮扶村产业发展三年规划和村级党组织建设三年规划为主的“一档三规”,加快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步伐。
为后进村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加快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步伐;为村级党组织统一配发资料盒,规范党建资料管理,实现了日常党建工作资料“一本通”;出台《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确保新一届村级班子明晰一条发展思路,制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两个规划,明确村党支部、村委会、监委会三方职责,健全村民议事、“三委”联席会议、“四议两公开”、村规民约四项制度。
在社区,澄城县财政分期投入590万元用于社区党组织阵地建设和活动场所建设,推行以“实行一厅式办公、建立手机服务平台、推行网格化服务、组建志愿者服务队、设立“三官一律”工作室、搭建共驻共建平台、X特色化服务平台”为主要内容的“6+X”工作模式,深入开展在职党员红袖章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城区24个党(工)委110个单位近3000余名在职党员,设立32类公益性岗位和七种模式党小组,深入开展组团服务和个人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构建在职党员“工作在单位、活动在社区、奉献双岗位”长效机制。
在企业,澄城县将全县370家非公企业和7580户个体工商户按区域划分,高规格建立14个非公党建工作站,并采取县级领导抓点联片、成员单位对口帮建、党建指导员驻点指导等方式,高标准引领非公党建工作上水平。通过整合创业公共服务平台等优势资源,投资210余万元的两个企业党群服务中心,也推动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大发展。截止目前,全县369家非公企业中组建党组织42个,非公党建示范点21个,党员307名,选派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82名,实现了“双百覆盖”目标。投资210余万元两个非公企业党群服务中心,架起了服务县域非公企业的桥梁,为企业流动党员打造了温馨家园,也推动了非公党建工作大发展。庆乐烟花爆竹党支部书记吴敬民深有感触地说:“非公党建工作就是一个航标,为非公企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
在完善基层组织的同时,澄城县非常注重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以“讲党性人人闪光,讲奉献个个先行”为主题,引导全县党员亮明身份、展示形象,做到“六带头、六争当”,不断增强荣誉感和归属感。各部门、镇村积极响应,结合实际丰富党建载体、打造便民服务新举措,分别开展了农村“双带双创”、机关“三比一树”、“两新”组织“三带一争”、社区“三优一提升”等特色活动,并积极推行村级8小时工作制和“五个一”工作法,实行群众办事干部代办制度,真正让党员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普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