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中省市县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精神,更好发挥教科系统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提高教科扶贫能力,澄城县教育科技局结合实际,制定出教科系统关于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十二条举措:
一是从作风建设上向脱贫攻坚助力。召开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本周召开各学校(单位)民主生活会,集中学习中省市县有关会议精神。民主生活会要以查摆问题为主题,以剖析原因为重点,以自我检查为基础,以提出整改为关键,各学校(单位)一把手要切实抓好系统内校长听课,学校领导班子代课,整治教师队伍人事乱象、教师违规补课,开展学生减负及一线推广科学实用技术,以活动助推作风建设。
二是从精准识别上向精准扶贫定位。精准到户,精准到学生,精准到项目,精准到措施。根据贫困家庭名单,走村入户深入贫困家庭摸底,对确定为“发展教育脱贫”的困难家庭子女进行精准识别。摸清每个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针对每个贫困学生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育帮扶资助措施,做到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精准识别,确保贫困学生一人不漏,以“精准”提高扶贫措施有效性。
三是从双重帮扶上给贫困学生帮教。教职员工继续做好全县脱贫攻坚“双万”工程“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行全体教师与贫困学生结对帮扶,建立帮扶贫困学生工作机制,切实做到“五个一”即:在职教师100%参与结对帮扶;每名教师至少帮扶一名贫困学生;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家访活动;课余时间对贫困学生某一学科进行无偿辅导;为每个贫困学生至少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确保在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四是从资助政策上给贫困学生关爱。为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已入学的大学生及大一新生足额办理国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做到“应贷尽贷、应助尽助”;为建档立卡困难家庭幼儿,及小学、初中、高中、中职、大专院校学生不折不扣发放各类生活补助,确保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五是从布局调整上促进农村学校科学布点。按照创建全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要求,抓紧调研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制定全县教育设施布局中长期规划,力求农村幼儿园、小学学生就近入学,因地制宜办好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
六是从项目投入上向薄弱学校聚焦。结合学校布局规划方案,会同住建局完成总投资2780万元,辐射94个贫困村的34所学校校舍改造项目,包括漏房维修、校舍加固、厕所改造、校园绿化、道路硬化和校园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
七是从师资配备上对农村学校倾斜。将全年政府计划招考录用的200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重点充实到农村学校任教;继续开展校际帮扶、骨干教师支教、名师“大篷车”送教等活动;继续深入开展学校领导带课,带主课、带毕业班课,切实改善农村学校教师结构。
八是从教师发展上向边缘学校覆盖。投资160万元用于贫困村教师岗位技能培训和业务能力提升,全面发展教师素养。
九是从职业教育上向贫困家庭扶助。借助争创第三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面加强农技校建设和劳动技能培训,促进劳动力转移,确保每户贫困家庭至少掌握一门增收致富的实用技术。
十是从扶贫日上确保帮扶成效巩固。按照县上确定今后每周二为全县扶贫日的要求。由局机关带头,各学校(单位)组织同志深入基层开展帮扶活动。
十一是从产业造血上向入村帮扶助推。1、找准产业策动扶贫。在原有玉米、麦子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引进种植蔬菜、药材、生猪养殖产业,并在苗木供应、农资供给、技术培训等方面政策倾斜。2、产业扶贫“1+1”模式。即采取一项村集体经济,带动一批贫困户;一个专业合作社,扶持带动一批贫困群众;一批养殖、种植示范大户带动一批贫困家庭;一批科技示范基地带动一方特色产业全面壮大的四个“1+1”模式,通过产业扶贫带动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十二是从组织机构上给脱贫攻坚兜底。成立县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宏振挂帅,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设立教科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抽调精兵强将,专职专抓,负责教科扶贫综合协调,一线检查,定期督导,宣传推广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