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澄城县党建网!今天是
 
 
  1. 首页
  2. 党建时讯
  3. 基层党建
  4. 农村党建
  5. 正文
我县驻村工作卡架起“连心桥”

我县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将整顿后进村(社区)党组织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重点工作,在包联的后进村村民家张贴驻村工作组联系卡,将工作任务和群众感情紧密联系起来,探索出了一条加强后进村党组织管理,提高工作组办事效率,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干群关系的新方法。这张小小的卡片,被广大群众形象的称为党员干部与群众间的“连心桥”。

产生背景

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抓好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开展以来,部分乡镇对后进村整建工作开展抓的不紧不实,很大程度上引起全县后进村(社区)整顿工作进展不同步。另外,个别包联部门干部对后进村(社区)整顿工作抱有消极和抵制态度,导致整顿工作不能正常开展。针对这些问题,澄城县积极探索新方法,向后进村张贴驻村工作组联系卡,让驻村工作组成员沉下身子为群众办事。

具体做法

统一规范,卡片内容清清楚楚。驻村工作卡由A6页面大小的背胶纸制作而成,卡片虽小,内容不少。上面清清楚楚的写着包联的部门和驻村工作组人员姓名、职务和电话。驻村工作组由县级包联领导担任组长,镇党委书记、包联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成员由镇党委副书记、包联部门分管领导、镇包村领导、包联部门干部和镇包村干部组成。在镇包村领导后显著位置还标记出“村第一书记、联络员”,夯实镇包村领导职责。

入户张贴,有事找谁明明白白。为确保驻村工作组联系卡发放到位、宣传到位,中共澄城县委组织部印发《关于明确后进村(社区)党组织整顿工作当前任务的通知》(澄组通〔201426号)明确要求:各包联部门将驻村工作组联系卡发放至包联村的每一户,并张贴在群众路线教育宣传画右下角处,同时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张贴公示。让老百姓知道包联领导是谁、包联部门是谁、有困难找谁,足不出户打个电话就能解决村里问题或个人问题。

夯实责任,为民服务真真切切。除驻村工作组联系卡标明镇包村领导任工作组的联络员和村第一书记外,各镇党委也下发文件,明确后进村“第一书记”负责整顿工作的联络协调,进一步落实“第一书记”职责。老百姓反映困难或问题,“第一书记”是第一责任人,真正做到了工作有人抓,责任有人担,问题有人管。

取得成效

一是增强了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通过驻村工作组联系卡,各镇各部门党员干部加快角色转换,从以前的管理者角色转换为现在的服务者角色。整顿工作组分组入户,深入调研,张贴联系卡,听民声、访民意、察民情,调解了陇头村、石沟村等五个村班子矛盾。不仅加强了包联的后进村“两委”班子凝聚力,还使工作组成员自身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是推动了整顿工作进度。工作组成员在走访群众时,大家都敞开心扉,畅谈村子发展和存在的困难。得到群众的支持,也让工作组成员很快找到“后进”的结症所在,对症下药,厉行整改。据统计,四十多个村除已完成的班子整顿外,还开始了巷道硬化、生产生活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后进村(社区)整顿工作进度。

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正是这张小小的联系卡,促使工作组成员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以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为群众办的实事多了,让群众感受到了亲切和温暖,看到了发展的信心,更加拥护党的决策,密切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血肉联系。澄城县驻村工作组联系卡架起了党群干群关系的“连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