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城紧紧围绕“责任、规范、务实、服务”的党建理念,坚持基础工作抓规范,重点工作抓深化,特色工作抓创新,整体工作抓提升,高度重视农村基层党建“打基础、利长远”的基础地位,从严从实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创建工作。
一是包联帮扶助推升级晋档。组织全县26名县级领导和106个县直部门单位与“一般”、“较差”类村开展结对帮扶,坚持人才、技术、资金等优先向农村投入,选派“第一书记”102人驻村开展工作,累计投入资金2600余万元,有力推动了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步伐。截至目前,全县有5个镇被市委评为十佳乡镇,39个村跻身省级示范村或市级百强村。
二是开展后进村集中整顿。在全县倒排出56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进行集中整顿,实行一个村一名县级领导带队,一个包联部门,一份承诺公示书,一本整顿台账,一张群众满意度评议表,做到整顿目标任务、时限要求、方法步骤、工作措施和责任主体“五明确”,逐村进行审核验收,56个软弱涣散党组织全部整顿转化。
三是加强村级规范化管理。制定了《村级组织和村干部规范化管理实施意见》,落实“1234” 管理办法,对村三委关系、三资管理、党务村务公开、村干部绩效考核进行了全面规范。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达到“八有”标准,即有标牌、有党旗、有会议室、有档案柜、有公开栏、有规章制度、有学习资料、有远教设备。建立健全三个记实本,即,镇党委书记抓基层组织建设纪实、县级党员领导包村抓基层组织建设纪实、县级各部门驻村包联抓基层组织建设纪实。推行记写民情日记工作法,如实记写基层村情民意,群众冷暖温饱,《渭南日报》连续三期对这一做法进行刊载。
四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抓住农闲时机,集中开展党的基本理论、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同时开展农业科技、实用技能培训,注重农村党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新平台作用,每月组织党员群众集中收看远教节目不少于四次。继续加大村“两委”主要负责人教育培训力度,于6月上旬分两期举办了村“两委”主要负责人培训班,从践行“三严三实”做一名合格党员干部、如何当好农村基层干部、掌控化解农村矛盾纠纷中的法治智慧、村级管理及村务公开、农村档案管理、镇村综合改革及美丽镇村建设等方面对“两委”负责人进行了培训。
五是创新选拔制度选好带头人。积极实施“双带双创三培养”工程,农村党员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显著提升,一批“双强”党员先后走上村级领导岗位。按照市委统一安排,通过市、县直部门下派、上级党组织选派等方式,配强党组织书记。打破地域、行业、城乡、身份的界限,拓宽选拔渠道,既从本村“能人”中选拔,又鼓励本村外出务工,退休党员干部回村任职。同时,通过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等方式,及时把大中专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返乡青年等充实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