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中央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之后的又一举措,同时也是新时期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一项重大举措。通过这一学习教育能更好的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意识,也能更好地促进全体党员做好一名合格党员,树立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践行党员的义务,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党员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做:
第一,必须加强农村自身的组织建设,确保硬件设施。全面解决部分村党支部无办公场地、无活动经费、的现象。上级党委应该为之提供一定的经费保障,落实支部书记的薪酬,这样才能调动支部书记的工作积极性、专心致至地干好工作。加强支部班子建设。选好农村党支部书记,并将工作能力较强,年龄较轻,文化水平较高,热心于党的工作的同志充实到支部班子中,提高农村支委班子的自身素质和整体工作水平。
第二,必须创新学习形式,确保学习效果:农村党员理论学习存在“读不懂”、“记不住”、“跟不上”的问题。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年龄偏大,有的眼睛花看不清字,有的身体不好卧床不起,有的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学习……为了确保“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必须创新学习形式,坚持因地因人制宜,分层施教。针对农村实际,编印了浅显易懂的读本,把理论知识变成农村党员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的语言;可以在本村党员中组织一支队伍,利用空闲时间“送学上门”,帮助生病党员及老党员在家学习,外出务工的党员可以电话联系寄送学习资料,将文化水平高的党员与文盲半文盲党员结成“一帮一”对子,帮助辅导学习、讲解答疑,力争不让一个党员掉队。也可利用村级文艺宣传队、放映红色电影,编排红色歌舞,寓教于乐,增强了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了广大党员的学习兴趣。
第三,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巩固学习教育成果。“两学一做”就是要把部分党员“不合格”问题改正过来,最终塑造成“合格党员”。同时可根据党员的年龄、特长、爱好等,设置政策宣传岗、生产示范岗、矛盾化解岗等岗位,为更多的农村党员搭建了一个发挥作用的平台,从而激发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内在动力;对于表现优秀的农村党员,党支部应建立激励保障机制,设立优秀党员和优秀专项奖励基金、农村贫困党员专项救助基金等,建立起对农村党员的关爱制度,使农村党员切身感受党组织的温暖,从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使党员建立起自身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