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澄城县党建网!今天是
 
 
  1. 首页
  2. 目标考核
  3. 工作动态
  4. 正文
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引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市目标责任考核座谈会材料之十三

 

形实并重        体现特色

以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引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澄城县目标责任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

   

如果说考核是一个区域发展的指挥棒,那么考核指标就是这个指挥棒的方向。考核指标拟定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考核的成效,乃至成败;它是考核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考核的“牛鼻子”。在平时工作中,我们是如何牵住这个“牛鼻子”搞好考核工作的,我就结合实际,谈我们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分类出题,分卷考试,追求公平考核。从理论上讲,在考核对象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考题的内容越接近,考核的结果越公正,但现实中的考核对象是千差万别的,根本不可能有两个情况完全相同的考核对象,更不要说千人一面,所以,考核结果要客观公正,就需要尽可能建立一个适合各个对象的考核指标体系。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分类出题,分卷考试。具体点来说,就是把所有的考核对象分成不同的类别,根据每一类别的具体情况,给出符合其类别特点的考题,让它们在同一起跑线上起跑,在规定跑道内竞争,避免简单的“一刀切”式考核。在工作实践中,我们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将107个考核对象先分为乡镇和部门两大类,下达不同的考核指标:乡镇以共性指标为主,突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民计、资源环境、平安建设等内容,主要考核它作为一级党委和政府是否在促进发展,维护稳定中做到尽职尽责。部门以个性指标为主,突出本部门所承担的主要任务和职责等内容,主要考核它们职能作用的发挥和服务发展的水平情况。在部门内部,我们根据性质和职能的不同,又分了党群、政府和双管三个类别,下达了各有侧重的具体指标。对14个乡镇,我们根据自然条件、区位特点及经济发展状况的不同,又将其划分为北片、中片、南片三个类别,提出不同的指标任务。今年,我们准备尝试将政府直属部门根据职能性质再分为综合管理、经济发展、行政执法和社会事业四个类型,下达更符合各类考核对象特点的指标任务,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通过分类下达任务,分类考核,把不同条件的考核对象放在同一起跑线上,让它们横向比较,公平竞争,增强考核的公正性。                                           

二、尊重个性,量身定标,体现激励考核。实行分类出题,分卷考试,只是解决了不同类别考核对象之间的公平竞争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同一类别考核对象之间的公平竞争问题,也是考核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事实,因为同一类别考核对象的情况也是千差万别的,下达指标任务时也不能“一刀切”。对这一问题,我们的思路是突出个性,量身定标,鼓励错位发展。就是在下达指标任务时尽可能考虑到每一个考核对象的基础条件,自身优势,从指标任务的内容和数量两个方面对每一个考核对象都做到量体裁衣,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对乡镇,我们在坚持指标体系“大同”的前提下,还要体现“小异”。比如,我们要求每个乡镇结合自身实际,自提3-5项特色亮点工作和3-5项为民办实事任务,作为“自选动作”下达到各乡镇的年度任务之中,鼓励乡镇发挥和放大优势,挖掘发展潜力和潜能。我们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南片乡镇的区位和产业特点,将其发展苹果产业的任务变成了发展酥梨产业的任务。对中片乡镇,我们根据它近城和交通便利的特点,加大了对其招商引资工作的考核任务。对位于县城中心的城关镇,干脆取消对苹果产业的考核,将创卫工作纳入对它的考核之中。对北片乡镇,鉴于它们有良好的日照条件和产业基础,加大对其苹果和生猪产业的考核。对苹果栽植条件和基础特别好的王庄镇下达了栽植1万亩任务,占全县新载面积的1/4,并赋予比其它乡镇高2倍的分值,激励它发挥个性优势,做大做强重点产业。对部门的考核,除了必要的“规定动作”外,我们根据部门的职能特点,倾心确定好它们的“硬任务”和核心任务。每年,我们都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要点,梳理归纳出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作为“硬任务”,将其详细分解下达到各个部门,并明确规定这些“硬任务”完不成,绝对不能当优秀。另外,结合发展需要,确定好各个部门的核心任务。比如,工业园区、农业园区的核心任务就是招商,因为只有源源不断的企业入驻园区,园区的作用才会最大限度得到发挥,才能体现出园区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强大引领作用,所以我们不但给园区下达的招商任务非常重,而且招商在园区考核中所占分值也高达30分,也就是说如果招商任务完不成园区很可能评不上优秀,甚至优良。通过突出个性,尊重个性,发挥个性优势,实现错位发展和重点突破式发展。

三、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着眼长远考核。考核工作要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它就必须有一个统筹兼顾,着眼长远的指标体系,换言之,考核的指标体系必须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既要有战略性的内容,也要有具体的目标,既要贯彻上级精神,也要结合当地实际,既求同,也求异。首先,我们把省市下达给我县的任务作为重点分解到有关乡镇和部门的年度任务之中,确保把省市的发展战略和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其次,我们结合实际,把县上提出的“全民创业”这一具有超前性和引导性的战略目标进行具体化后,将其纳入考核之中,体现我县考核的特色和特点。第三,我们根据县上提出的“项目立县”思路和打造“果业强县”与“百万头生猪大县”战略部署,坚持把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苹果产业、生猪产业发展情况,作为重点内容纳入对乡镇和部门的考核之中,实践证明效果很好。第四,我们还克服统计技术困难,坚持把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粮食总产量等综合性指标列入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让乡镇既关注考核的产业,也关注不考核的产业,促进各乡镇的全面和均衡发展。今年,我们根据十二五强调注重环境保护和关注民生的要求,加大了资源环境、节能降耗和民生工作的考核分值,以考核引导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健康发展,持续发展。

四、项目管理,责任到人,实现据实考核。我们觉得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不单体现在内容上要全面、合理、适度,要结合实际、有特点、有重点,而且在形式上,要可看、可感、可查、可考。为了方便平时及时、准确的督查落实和年终考核时客观、公正的评价,我们在内容上尽量剔除常规性和日常性工作任务,在形式上对所有的考核指标都实行了“项目化管理”:一是能量化的指标尽量量化。比如,公路建设年度任务是多少公里,共有几段路;村级文化室建设年度任务是多少个,涉及几个村,尽可能避免用一些诸如“提高水平”、“上台阶”、“完成年度任务”等缺乏确定性的语言或虚话套话,增强考核指标的可查性。二是能具体的指标尽量具体化。比如,招商项目是哪几个,名称和地点是什么,投资多少万元;新建果园是哪个村,谁家的,什么地方,多大面积,尽可能把抽象的数字和形象的实物联系起来,增强考核指标的可看性。三是对一些软指标,也尽可能设置合适的载体或赋予适当的“抓手”。比如考核干部队伍和班子建设,通过测评看团结与否,通过会议记录看是否执行民主集中制,通过工作日志看作风是否务实,增强考核指标的可考性。四是给每一指标任务都明确了任务内容、完成时限、实施单位(股室)、实施负责人和责任领导,做到了内容、时限、人员“三明确”,真正实现“人人身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担子”。特别是对重点项目工程,除明确上述内容外,我们还逐项目明确分季度实施计划、县级包联领导和责任部门,并在电视台和政府网站上予以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和督促。例如,县医院住院楼作为今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在考核目标责任书中明确年度任务是主体建成,具体要求是一季度要完成前期准备工作,二季度完成地下基础工作,三季度建成六层主体,四季度建成九层主体。同时明确卫生局是牵头实施的主体,主管副县长是县级包联领导。完不成任务,卫生局将在年底考核中不得评为优秀等次,用强硬的手段和严密措施确保工作落实和任务完成。目前,我们已将今年梳理归纳的60项重点工作以上述形式予以对外公示,下一步我们将督促有关乡镇、部门及时将每个月的完成情况和进度“挂晒”在政府网站,随时接受检查、考核、询问,同时也为县委了解考核每个乡镇、部门,乃至每个干部的工作情况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和渠道。

五、层层把关,严格审查,坚持严肃考核。考核指标的内容涉及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所以下达考核指标就需要包括“被考”、“主考”在内的各个涉考部门的共同参与,共同完成,才能保证考核指标客观准确、符合实际。我们在指标下达中主要采取“七步工作法”进行审核把关,即“部门(乡镇)分头自提、考核办收集把关、县级领导分块审查、上网征求群众意见、专家组集中评审、领导小组全面审查、常委会研究审定”。具体过程就是,先由各乡镇提出自己的特色亮点和为民办实事工作、部门提出个性目标任务,涉考职能部门提出下达乡镇和部门的共性任务,经分管县级领导审查签字后报县考核办。县考核办先后深入14个乡镇和30多个部门进行了座谈讨论,结合市县目标任务和有关重点工作,对指标进行初审,形成各单位的目标任务初稿,并将各单位的指标任务分块进行整理后,交由各县级分管领导分头审查。考核办根据各县级领导的审查意见,进一步完善后,将指标任务晾晒到网上,充分征求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其次,由两办、经发、农牧、统计、乡镇、双管单位等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评审组,结合市县重点工作和征求到的意见,逐单位、逐指标集中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评定审核。集中评审结束后,由考核办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整个指标体系和各乡镇、部门的指标进行全面审查。最后经县委常委会议研究审定后下发。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上报审核、征求意见,逐层审核,确保了各项重点工作落得实、个性工作找得准、特色工作亮点多、全面工作有起色。

总之,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具体指标任务的下达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找准盲点、统筹兼顾,才能使指标体系更趋科学合理,也才能更加有力地引领县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