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澄城县党建网!今天是
 
 
  1. 首页
  2. 目标考核
  3. 工作动态
  4. 正文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给“绿色发展”装上政绩指南针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既是推动领导干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南针”——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又是“紧箍咒”——明确了如果偏离这个方向将要面对的不利后果。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方案》,标志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的“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正式落地,为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提供了一项坚实的制度保障。《方案》提出,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的主要目标,是推动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审计试点涉及的重点领域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以及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领域。
  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既是推动领导干部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南针”——指明了工作的方向,又是“紧箍咒”——明确了如果偏离这个方向将要面对的不利后果,为生态环境损害追责提供了科学有力的“证据”,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一是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领导干部个人责任。众所周知,“集体责任”很容易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而“个人责任”更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依法积极履行职责。环境保护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这是典型的“集体责任”,在实践中往往难以落实。因此,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越来越强调领导干部的“个人责任”,无论是此前的“约谈”“引咎辞职”,还是此次的“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都直接把板子打在领导干部身上,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职责范围更加立体全面。之前,相关法律仅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从实践来看,这里的“环境质量”更多是偏向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责任,并未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干部在生态保护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方面的责任。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明确将这几种责任都包括在内,此后,无论是环境污染,还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抑或是自然资源资产损害,都将被纳入领导干部的责任范围。一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与政绩考核、职务晋升挂钩,就可以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始终沿着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前进。
  三是生态环境保护的考核更加科学化、精细化。在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下,无论是奖优还是罚劣,都必须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相应的证据。通过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把他们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糊涂账”变成更加科学精细的“明白账”,让他们在履职期间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方面的表现“一目了然”,既不会替人受过,也不能推卸责任,不但有利于促进他们进一步重视“绿水青山”的价值并发现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也有利于上级部门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还可以为实践中的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提供有力的制度抓手。
  如果我们把建设生态文明比喻为西天取经的话,各级领导干部就相当于披荆斩棘的“孙悟空”。只有让“孙悟空”明确取经方向,并施以“紧箍咒”,才能让其始终勇往直前。我们期待,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有力监督下,各级领导干部能够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排除万难,早日取回生态文明的“真经”。《人民日报》(2015年11月12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