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记者 喜顺 通讯员 仕鹏)3月23日,记者从铜川市委组织部获悉,在铜川市年度考核总结部署大会上,市委通报了对市人防办领导班子1名主任、1名副主任和1名党组成员集体免职的决定。该部门因年度考核连续两年排名末位,致使领导班子被“连锅端”,这是铜川市在落实干部“三项机制”工作中,精准发力、动真碰硬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最新案例。
据悉,该市在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工作中,把年度考核结果作为推动干部能“下”的重要依据。在全市2016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结果评定后,通过梳理近两年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年度考核结果,市人防办在2015、2016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排名市级部门末位,根据《铜川市推进市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市考核委员会随即向市委提出了对该班子进行组织调整的建议。市委高度重视,综合研判,在履行相关干部任免程序后作出集体免职的决定。市委以雷霆之势让平庸者下、失职者下、不适者下的态度和决心,在全市干部队伍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极大地触动了一批不适应新常态、不履职尽责、不积极作为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2016年以来,铜川市积极推动干部能上能下,在干部能“下”上精准立规,不搞花架子,实实在地推动干部“下”,形成具有铜川特色系统化、规范化的干部能上能下工作机制。2016年6月,结合中央《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在全市探索建立推行了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季度定期报告制度,9个多月来,各区县、市级各部门已定期申报4个批次,排查报告出16名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对这些单位党组织的上报意见,市委组织部综合研判后,提请市委通过组织程序予以调整。省委建立实施干部“三项机制”后,市委及时制定出台了《铜川市推进市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办法(试行)》,全面吸收省委依据年度考核结果、县域经济监测等7条干部“下”的依据,拓宽“下”的通道,新增加了依据领导班子综合研判结果、认定为不适宜担任现职调整的情形,从而使全市干部“下”的硬杠杠拓展到9个,全方位覆盖干部工作生活圈。其中一些情形是首次作出硬规定,如将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连续三年排名靠后的干部,领导班子综合研判中民主测评总体评价不高的干部均作为“下”的情形。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加强实践运用,去年6月以来,在县(区)换届及日常干部调整中,全市县处级干部共“下”了38人,其中本次因年度考核结果排名末位“下”了3人,因不适宜担任现职“下”了16人,因领导班子综合研判认定不胜任现职“下”了13人,因身体健康、家庭困难无法正常履职等原因“下”了6人;科级干部共“下”了18人,从而在全市形成了干部能上能下的正确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