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澄城县党建网!今天是
 
 
  1. 首页
  2. 专题活动
  3. 红色澄城
  4. 革命老区
  5. 正文
新文字推广

“九一八”事变后,进步教师和旅省回澄青年学生先后创办了“刘家洼农民识字班”、“妇女识字班”等组织,利用学习新文字、推行新文化的形式,秘密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1934年春,山西牺盟会会员吴建初,由韩城地下党介绍来澄,以教书作掩护开展工作,在柳泉结识了出身贫苦的张景茂。在吴的引导下,张景茂接受了进步思想,很快掌握了拉丁文拼音字母,对吴启示很大。澄城地下党组织十分重视这一动向,张鼎安、刘仲棣以刘家洼小学教师身份,同吴一起开展新文字运动,利用教学拉丁文拼音字母之机宣传抗日救国的革命思想。并决定由张景茂出面,在刘家洼街上开办“刘家洼农民识字班”,每周上课两次,利用晚上公开地向学员教拼音文字,秘密地宣传抗日救国道理。参加学习的有青年农民、失学青年和个别在校的高年级学生,还有张俊艳、庞春花等四名家庭妇女,共20余人。教员由共产党员刘仲棣和吴建初担任。教材是以上海新文字运动的创始人拓牧(即杜松寿)编著的《拉丁化新文字母课本》、《绿光》、《世界语》、《新生活》、《世界知识》为主要内容,结合新文字教学,讲抗日救国及世界大事。在老师的辛勤努力下,学员们积极性很高,晚上主动携带油灯,坚持学习,接受教育,不少学员不仅学会了新文字,而且能用以写书信。张堃生、刘正乾等就是在这时学会新文字的,并成为推广新文字的骨干。有的学员就是在识字班接受革命思想后,走上革命道路的。女学员张俊艳冲破家庭阻力,参加红军,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继“刘家洼农民识字班”之后,县北的农民识字班、妇女识字班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1935年后季,西社乡韦家社教师贾武祥受张鼎安指示,在韦家社办起了“妇女识字班”,有学员20多人,利用中午或下午教学员识字,讲抗日救国大事,教唱抗日歌曲。

1936年后季,冯原培基职业小学校长张堃生、教师成金政,在校内举办了新文字识字班,给学员讲拓牧编写的《爸爸割谷子》、《山海工学团》、《从儿童队伍里来》、《燕子矶小学》等拉丁文拼音字母教材,还讲抗日救国的道理,不少学员经过宣传,思想都有了很大进步。

19384月,刘家洼、王庄、冯原、赵庄、西社、安里等大部分村庄的学校,普遍办起了新文字识字班,并波及沟南韦庄地区。学习新文字,向往新精神,成为民众的自觉行动和要求。在此基础上,成立起四五十个抗日救国小组。

新文字运动的兴起,它不仅仅使民众学到了文化,而且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新文字,学会了与敌人秘密斗争的好方法,扩大了党的影响,发展和壮大了革命队伍,为唤醒民众奋起反抗,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它的历史功绩,已载入陕西革命史册。1938417日中共陕西省委在巡视澄城县北区工作报告中指出:“这里学新文字很普遍,有许多妇女同志都是从新文字而宣传过来的。”新文字运动创始人拓牧1984年在京接见张堃生时说:“澄城新文字运动的成绩,不止在陕西,而且在全国也是突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