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澄城县党建网!今天是
 
 
  1. 首页
  2. 专题活动
  3. 红色澄城
  4. 革命老区
  5. 正文
抗粮抗税斗争

 1929年,陕西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民国18年“大年馑”,人民生活极端困苦,食糠菜、咽树皮,饿死者几乎村村可见。大灾之后,澄城两年连续干旱,收成甚微。加之反动军阀公开抢劫财物,肆意摊派粮款,民不聊生。国民党政府不但不减粮免差,而且变本加厉,苛捐杂税不断增加。省政府每年向澄城征收3.22万石田赋。县政府又随同田赋增收2——3%的党政军开支。此外,还有耗羡银、大平余银、小平余银、赔款差役银、火耗银等,千方百计强加于民。地主豪绅和投机商人也趁灾年抬高粮价、压低地价,小麦每斗价由3角猛涨到5元左右,用一斗甚至不到一斗麦就可换地一亩,人民群众挣扎在死亡线上。加之蝗灾、霍疫接踵而至,这对于灾年苟延残喘的人们,无异于雪上加霜。据当时1123日《西北真报》统计资料载,全省死亡人口达250余万,其中以蒲城、渭南、合阳、澄城等20余县为最重。“叹吾一方,澄城饥民遍道旁,鸠形鹄面,卖妻鬻子令人真惨伤,啼饥号寒,嗷嗷待哺童,通宵达旦庶几乎?唉矣!光明何期?”这首北上宣传歌,正是当时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的真实写照。面对如此严重的灾情,国民党当局不但未采取有效的救灾措施,反而对灾民敲骨吸髓,残酷压榨。对此,澄城党组织根据党的“八七”会议精神与陕西省委提出的“抗粮、抗款、抗捐、抗税、抗债”和“要饭吃、要土地、要自由”的指示,将工作重点转向农村。派党、团员和积极分子分别到农村,以教书作掩护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交农、抗税、分粮斗争。

     (一)交农运动

    19316月的一天,共产党员吴卜亭,在县立一高教师党谅亭的住所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党谅亭、杨世英、杨森定、杨林波等人。吴卜亭力陈农民饥寒之苦,指出:“农民现在活不成了,难道能不管吗?……。”经过讨论,决定采取“鸡毛传帖”的办法,发动全县农民开展交农斗争,以迫使县政府减粮免差。确定沟南一带由醍醐小学党员教师李民桢发动,县西一带由王庄小学党员教师张鼎安发动,县中一带由一高党员党谅亭和杨林波发动。以县城为中心,按照约定时间分别在东寺(今文化馆地址)、瘟神庙(今化工厂地址)、救郎庙(今物资局地址)、北庙(今正街北头沟边新楼地址)集中。会后,通过进步学生,利用集会和星期日,在全县秘密散发“鸡毛传帖”

     7月的一天,交农大军千余人肩扛杈把、扫帚等农具,浩浩荡荡直奔指定地点。由于国民党政府发觉,当农民赶到城外时,城门紧紧关闭,并派兵严守。交农大军怒不可遏,手举农具,高呼“要求减粮免差!”“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怒吼声中,西城门被农民用木杠轰开,北城门被一名同情农民的守城士兵用枪打开门锁,交农大军蜂拥而入。进步学生孙钟哲、党永昌、贾武祥、张卓之等带头冲入县政府大院,闯进县长叶舟住处,公务人员纷纷逃窜,叶舟越墙藏匿在祖师庙巷李少堂家中。交农大军愈加愤怒,口号震天。此时,进步绅士公安局局长张绍安出面,向群众保证,立即出布告,“免征粮差”劝慰大家回家安心种庄稼,交农群众才渐渐离去。不久,县政府贴出告示,豁免了当年部分粮差,斗争取得了胜利。

1932年,各种苛捐杂税又压得农民抬不起头,澄城党组织于夏初,再次组织交农斗争。参加这次斗争的人数较少;集中在西关城隍庙,县城四门仍然紧紧封闭,县长李开端在西城门楼上出面承诺减粮免差,并用竹笼从城上吊下铜元,发给群众作为回家盘费。结果群众上当受骗,并未减粮免差。

(二)抗税斗争

     1932年春,县政府杂税局局长韦子轩,将省财政厅分配给澄城的全年税款,转包给冯原的曹宏基和尧头的董庚合等有钱有势者。曹、董为了饱肥私囊任意提高税率,将畜税率由值百抽二提高为值百抽五,农民皆以为苦。

     地下党员王庄小学校长张鼎安,以学校和农民夜校为阵地,向学生、农民进行反对苛捐杂税的教育,并亲自深入街头、商店和村巷,宣传鼓动群众开展抗税斗争。

310日,学校党支部派五六名学生前往王庄镇税务所找韦永康(韦子轩侄子),要求捐款资助学校,被拒之后,便组织了五六十名学生,手持“反对苛捐杂税”、“打倒韦永康”、“把畜税由五分减到二分”、“把税收的六成归学校”等内容的小旗帜,上街游行宣传。并于320日借王庄集会,派学生党员刘正乾、问水平、成志俊和学生抗日救国会的雷俊斌、郭书定、卢有成、刘明山、王作栋等在牲口市自行摆桌收税,当韦永康阻拦时,40余名学生和10余名农民群众便与税吏进行说理斗争,并赶走了韦永康。使其威风扫地。王庄镇的税收即由共产党员孙苟娃按规定代收,所得税款全部作为学校经费。前后共收了两个多月。

四五天后,县政府派人以调解为名到王庄小学抓人。张鼎安闻讯后,立即安排如何保护问水平、成志俊等,同时又考虑万一被抓后,即在郭家洼沟圈组织援救的具体事宜。当县政府派人来校抓人时,张鼎安将学生联合起来,当面对差人说:“你们看是哪个学生打的人,就把他带走!”差人见势不妙,都灰溜溜地走了。此后,韦子轩上告王庄小学自行收税,张鼎安遂派问水平上县请愿,并函告县学联负责人张堃生配合。问到县城后,即与张堃生、李志仁、孙钟哲、贾武祥、靳尚谦等一起开会研究。他们除派代表向县政府进行说理斗争外,还收集整理了韦子轩违犯税收条例,擅自提高税率,将税包给亲朋厚友,私自扣押百姓,经常聚众赌博,上下贿赂公行,打伤学生等八条罪状,由张堃生书写呈文,向县长叶舟和省政府控告,经过激烈的斗争,国民党县政府慑于群众威力,撤销了韦子轩杂税局局长职务,并答应税率按值百抽二征收,税额的2%归学校作为经费,抗税斗争获得胜利。

(三)分粮斗争

     19321016日,《中共陕西省委对东府工作决议》指出:“东府各县党组织必须抓紧目前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要求,领导农民抗粮抗款抗高利贷的斗争,党必须用最大的力量发动最广大的贫苦农民起来,分(配)豪绅富农的粮食。”1933220日,澄城地下党在王庄召开会议,成立中共澄城县委,作出关于农村斗争的决议,明确提出“分粮、抗债、抗租”的口号。

19333月,县委书记张鼎安在王家坡王顺娃家召开了会议,参会的有西南区委书记雷振东(在北棘茨教书),西白龙党支部书记李子云(在阳庄教书),王家坡党支部书记熊敬华和党员王安堂、田仲云等,研究部署了分粮斗争。决定分王家坡地主王林生和阳庄地主武录子的粮食。雷振东为总负责人,并组织发动醍醐群众;田仲云、李子云分别组织发动北棘茨和阳庄的群众。张鼎安深入基层做工作,要求每个支部成员至少发动三名群众。

427日晚,雷振东、李子云组织的农民和学生,进行动员,并约定醍醐、北棘茨、阳庄三路并进,首先分地主王林生家的粮食。428日,李子云带领阳庄的武肯堂、段启娃、段启奎、段百祥、武顺成、武庚西、武东瑞、武优运等三四十名贫苦农民和阳庄小学武林峰(少先队负责人)、武丙森等10多名学生,高举上写“少年先锋队”的红旗,手持刀、矛和二三支长、短枪,浩浩荡荡地奔赴王家坡。午后,李子云带领群众冲进王家大院,分了王林生家的三四石玉米、糜子、扁豆和一些食油、面粉等。之后,又到阳庄去分武录子家的粮食。武录子闻风后如惊弓之鸟,关闭大门,越墙向韦庄民团报警。为了保护分粮群众,雷振东、李子云下午5时左右,带领参加分粮斗争的党员和群众,在阳庄南寨子做了简短安排后,各自散去。

分粮斗争触犯了豪绅地主的利益,韦庄反动民团勾结蒲城永丰、大荔汉村民团,狼狈为奸,在王家坡、阳庄一带到处搜捕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李子云、武林峰被迫逃往异乡,武林峰的父亲和阳庄学校的办事人员被民团捆绑。六七月间,李子云回家后与党组织接上关系,以“吃大户”为名,托人问王林生说话,暂时调和了矛盾,从而保护了参加分粮的学生和群众。

澄城地下党组织领导群众开展的交农、抗税、分粮斗争,不仅宣传了革命思想,扩大了党的影响,而且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和地主豪绅的嚣张气焰。1933年秋,《西京时报》刊登了“赤氛一张”的谬文,大肆攻击澄城人民的革命斗争,从反面证明了人民群众反军阀、反封建斗争的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