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澄城县党建网!今天是
 
 
  1. 首页
  2. 专题活动
  3. 红色澄城
  4. 红色印记
  5. 正文
“解放西安,解放大西北”



2019,是中共中央离开西北坡“进京赶考”70周年,也是中共第一(西北)野战军前委第六次扩大会议在澄城县平城村召开70周年。让我们穿越时空,一起去重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古徵大地上所历经的光辉历程,一起去追溯“赶考”初心、践行“圆梦”使命——

 

 

“解放西安,解放大西北”

 

——中共第一野战军前委第六次扩大会议钩沉

 

“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当历史的巨轮前行到1949年春天,毛泽东主席远见卓识、以史为鉴,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清醒准确地判断了当时的国内外形势,提出实现政治战略的重点转变和“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

七届二中全会结束后,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到山西参与指挥太原战役,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治委员习仲勋随中央机关“进京赶考”。第一野战军第二军军长王震则风尘仆仆赶往一野司令部所在地——澄城县王庄镇平城村。他刚到平城村村口,张宗逊、赵寿山等人早就在那里等候了。张宗逊第一个迎上去问:“怎么样?王胡子司令,这次见主席收获不小吧?”王震连忙下车给几位野战军首长敬礼,说:“内容太多了,太振奋人心了。中央连什么时候解放南京,什么时候召开开政协会议,甚至连定都北平都安排好了!”大家听了后又是激动又是振奋……

1949年的419——23日,中共第一野战军前委在澄城县平城村梁氏宗祠召开了第六次扩大会议。这是冬季(永丰)战役后,第一(西北)野战军经过连续作战、彻底粉碎了胡宗南的“机动防御”后,将司令部再次驻扎平城村,历时两个多月。之前在激战壶梯山后,西北野战军也曾进驻平城村休整两个多月。

会议第一天,王震认真地传达了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和毛泽东主席的总结讲话。他精神饱满活力迸发,似乎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有着说不完的话儿。一想起毛泽东在会场上挥着大手作报告的情形,他浑身都充满了力量。这不仅是毛泽东讲话富有激情,更重要的是所讲的内容都是那么有内涵。比方说“人民军队不但永远是一个战斗队,而且今后将主要地是一个工作队”,比方说“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农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全体军队干部都应当学习党的城市政策,学会接收、管理和建设城市”,还比方说“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令王震最不能忘记的,是针对革命胜利后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将成为无产阶级的主要危险,毛泽东非常有预见地提出的惊世名言:“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当王震谈到毛泽东将这次进驻北平继续革命形象地比喻为“进京赶考”,再三谆谆告诫身边的同志们“决不当李自成、要考出好成绩”时,会场气氛更加严肃,人们都陷入了深深地忧思之中:当年的李自成出生入死好不容易打下了江山,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忘记了潜在的危险,乐极生悲,留下千古遗憾!这样的教训难道还不惨痛吗?当谈到毛泽东分析中国人民民主革命胜利后的国内外阶级斗争新形势,未雨绸缪提出防止资产阶级腐蚀的“六条措施”(不给党的领导者祝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用党的领导者的名字作地名、街名和企业的名字,不要把中国同志和马、恩、列、斯平列),再次强调“两个务必”时,在场的同志们都齐刷刷地提起了笔,一边认真地记录,一边心里都在默默发誓保持警醒头脑,坚持优良作风,不折不扣地践行“两个务必”,坚决“将革命进行到底!”

会议期间的421日,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发出“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号召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奋勇前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歼灭一切敢于抵抗的国民党反动派,解放全国人民。第二、第三野战军发起了渡江战役,国民党的千里江防一夜突破,敲响了蒋家王朝的丧钟。

423日,在中共第一野战军前委第六次扩大会议结束时,传来南京解放的喜讯。出席会议的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中共第一野战军副政委习仲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豪情满怀发出了“解放西安,解放大西北”的动员令——

南京的解放震撼着整个国民党反动阵营。有人认为被我们打得焦头烂额的胡宗南集团可能会老实一点,这是天真的想法。从我们长期与他打交道的经验证明,胡宗南这个人是很顽固的,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他把手中的几个军撤到陇东、泾阳、高陵、临潼,背靠秦岭组成保卫西安的新防线,妄图固守西安,孤注一掷。同时又在秦岭以南准备退路。狡兔尚有三窟,何况这位上将呢?中央军委为了缩短西北解放战争的进程,命令华北野战军第1819兵团入陕作战,归第一野战军指挥。因此我们要抓紧进行军事训练,筹备粮草,弄清敌情,准备吃大苦,打大仗,解放西安,解放大西北。

这次会议以后,全野战军逐级传达了中共中央七届二中全会和第六次前委扩大会议精神,掀起了以攻坚、巷战为重点的整训练兵高潮,并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约法八章》和《我军城市政策十五条》等文件,大大提高了部队战斗素质和政策水平。各部队都以一部分兵力和侦察部队组成先遣支队,展开侦察活动。在晋南和东府地区筹集粮食、架桥、修路,保证华北部队顺利入陕作战。

此后,第一野战军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凭借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以风扫残云摧枯拉朽之势,加快了解放西安、解放大西北的进程——

511日,第一野战军发起了陕中战役,于520日解放了西安,随之解放了关中大部分地区;

61日,榆林和平解放;

826日,兰州解放;

95日,西宁解放;

925日,银川解放;

926日,新疆和平解放;

12月底,陇南和陕南也相继解放解放。

至此,陕甘宁青新西北五省全部获得解放。第一野战军光荣地完成了西北解放大业……

弹指一挥间,70年过去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的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未雨绸缪,曾在多个场合语重心长告诫全党全军,“(两个务必)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今天,我们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这既是一种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忧患之思,也是一种“决不当李自成”的自我警省,更是一种“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责任担当。

7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澄城人民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弘扬老区精神,永葆“赶考”初心,传承红色基因,众志澄城圆梦。经过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的接力奋斗,经济社会蓬勃发展,民生事业持续改善,社会变革稳步推进,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20182月以来,澄城县被认定为“革命老根据地”(革命老区),中共第一野战军前委第六次扩大会议旧址被命名为“渭南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更为这片红色沃土的超越发展,提供了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

我们都是追梦人,“赶考”永远在路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迎着新时代“中国梦”的瑰丽前景,40万勤劳智慧的澄城人民将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和殷殷嘱托,一如既往地赓续共产党人独有的血脉基因,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不忘初心使命,守正创新奋进,认真书写好“建设富裕美丽人民满意的新澄城”的合格答卷!

 

口述史链接 :

 

平城村老乡记忆中的一野第六次前委扩大会议

 

人民就是江山,军民鱼水情深。虽然距第一野战军前委第六次扩大会议过去了七十春秋,但打开记忆的匣子,平城村的老乡们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梁绪弟(19337月出生)口述:第六次前委扩大会议期间,村里家家户户都尽量把房子空出来,让部队官兵居住,其中习仲勋政委住在家庙(梁氏宗祠)附近的梁运堂家,张宗逊副司令住在梁启祥家,王震军长住在梁启元家。

我家东西各有五间厦房,都住着部队官兵。会议期间,我还在会场瞅见过壶梯山战役后曾在我家厦房居住了两个多月的独臂将军(贺炳炎),当是他在主席台下面坐着;我家还来了一个大白胡子,其胡子足有一尺多长,住在西边厦房最里间,同来的还有两个护兵,什么时候走就不知道了。

梁景文(生于19383月)口述:我家住了好些个当兵的。有一天,一名炊事员不小心将我家的勺子把用断了,当场赔给了我们,不要也不行。

独臂司令和老乡们相处很客气。有一天,他安排士兵用一头大高骡子将一门大炮驮到北碱上地,叫上老乡,朝南放了几炮,让他们开眼界……还有一次,他听说老乡们都爱听戏,就在忠民家门房的横梁上挂了一个像一封火柴那么大的东西,里面戏声不断,老乡们坐在路对面的碾盘子上听欢了(方言,意为听得津津有味)……

梁定栓(生于193310月)口述:外边来开会的有的开小车,有的骑着马和骡。马和骡子拴在村子边的枣树上,车就在巷道停着。部队驻村期间,几乎每天晚上都演戏,雨天在家庙唱,晴天在家庙对面的戏台唱,据说是山西剧团的。来的时候开的是十轮大卡,演员都已画好妆,戏唱完就拉走了。村上让部队住满了,据说是拉到刘家洼住去了。

梁根合(生于19418月)口述:队伍对老乡很好,用了谁家的盆呀罐呀什么的,走时一律归还,损坏的都给赔偿,不要都不行……看戏时,总是让老乡们坐在前几排中央,部队官兵则坐在两边和后面。我印象最深的是演出《刘胡兰》时,当时年龄小,我一看铡刀,吓得“哇”的一声,哭了!

梁焕顺(平城村梁氏家族第  代传人)口述:梁氏宗祠是我们平城村村及附近梁家咀村梁氏先祖的祭祖祠堂,重修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其建筑为仿徽式古代建造风格,坐北面南,为五进结构(第一进为门房;第二进“闻德门”之后为“天井”,两侧为厢房;第三进“享堂”、第四进“拜堂”、第五进“寝堂”相连,为三座相对独立的两坡流水大房,每进两檐之间相隔大约80公分),整体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为当地一个规模宏大、可容纳多人的聚集活动场所。据史料记载:就在这个当时还名不见经传但目前保存完好的祠堂,召开了第一野战军第六次扩大会议,定格下了铭载史册的红色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