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澄城县党建网!今天是
 
 
  1. 首页
  2. 专题活动
  3. 红色澄城
  4. 红色印记
  5. 正文
张绍安


张绍安,又名新堂,1896922日出生。澄城县刘家洼乡良周村人。儿时,父亲应邀在一家亲属开设的银号担任掌柜,后来又与他人合伙开办了面坊、染坊,多业并举,算得上良周村小康之家。张绍安是长子,其弟叫张德安、张鼎安,老大和老三接受新文化教育,志向社会,老二则潜心务农。

良周村东北五里地,关则口新村以南有座土寨,名叫崖畔寨,寨子东、西、南三面均是悬崖深沟,惟有寨北有一个门洞可以进出寨子,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历代富绅避兵匪之灾的栖身之地。

张绍安九岁时,就上了本村私塾,私塾的八年,他将儒学忠、孝、仁、义、礼、智、信、勇的伦理深深地刻进脑海里,对一切陈规旧俗深恶痛绝。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之后,在农村剪辫子、放足遇到了很大阻力,张绍安在县城看到了一些小伙子剪掉辫子后的高兴劲,他当即剪掉了自己的辫子。回到家里又鼓动小伙伴们,纷纷剪掉了辫子,并再三动员母亲放开天足。

1914年,张绍安离开私塾,就读于南街小学。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1916年,张绍安小学毕业,考入省城西安三秦公学,以后又转入陕西省立第一中学。1919年暑期,祖父病故,家庭生意经营上逐渐出现困难,张绍安退学还乡,挑起了家庭生活的重担。

张绍安回到家乡,被澄城第一高小聘为教师兼学监。他一到任,决心经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改变新一代青年的精神面貌,进而改变家乡的面貌。他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视同仁,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常常给予资助。颇得师生尊敬。他在第一高小动员成立学生会,进而联合全县其它学校成立学生联合会,使澄城学生运动风起云涌,异常活跃。遭到了旧的教育体制势力的仇视,张绍安被旧势力以急需人才办民团为由,调去办民团,任东北区民团团总。

民团是一种地方武装,主要负责地方治安。民众反映,刘家洼乡北太平村贺某某,横行乡里,欺男霸女,常常公然进入百姓之家凌辱妇女,民愤极大,老百姓敢怒不敢言。张绍安报经县政府批准,带兵抓住贺某某之后,召开乡民大会,支持乡民控诉,将一贯为非作歹的贺某某公开处死,乡民称快。该区社会秩序一时井然。澄城北部地广人稀,土匪常常为害东北区乡民,土匪武装主要有梁占魁、杨某子、贾得功、张志英等。他们抢东西、拉票、放火烧房屋、烧庄稼、烧人体,乡民叫苦连天。张绍安执掌东北区民团团总之后,下势剿灭土匪武装。经过数次激战,张绍安民团俘获匪首刘岗、张辣子,将其枪决。使东北区老百姓安居乐业。张志英匪帮在澄城横行四乡,窜到柳泉村洗劫。张绍安民团与柳泉群众武装里应外合,与土匪激战一昼夜,张匪一败涂地,逃命于陕北,再也不敢南下。此后一段时期,澄城地区匪患销声匿迹。

1924年,张绍安调任澄城县警察局长、保甲总队副、保卫总团长。后被王庄驻军与土匪勾结而缴械,投耿庄部队。1929年任澄城保安团长。

张绍安担任县保安团长,负有维持市场秩序的责任。澄城县城的奸商,提起张团长又恨又怕。有的就千方百计想和张团长拉上关系。

1929年冬天的一个清晨,县城有名的富商董某走进了张团长办公室,一阵客套后,将一条榆林毛毯给张团长放在桌子上,张团长想到近日县城商户们反映其任意加税,盘剥商家的情景,心生怒气,一把将毛毯扔向门外,董某吃了个闭门羹,只好夹起毛毯溜走了。民国时期的澄城县政府,大小官员唯利是图。县政府的财政科长赵乔午,执掌着全县财税征收和经费的划拨大权。在你急需用钱时,他便借口推三阻四,你就得满足他的一切欲望。不仅张绍安自家的商号经常被搜刮得无以为继,就连给保安团该拨的经费也迟迟拿不到手。

一天,张团长带着弟兄们正在街上巡逻。听到一家饭店有人吵闹,只见饭店掌柜拿着账本,央求财政科赵科长清理他拖欠的饭钱。赵科长吃完饭傲慢地说:“还没到年底,你急什么?”说罢转身就走。张团长见状气坏了:“公款吃喝竟长期赖账不还,还有没有王法!”他向弟兄们一摆手,几个士兵上前去扇了赵科长几个耳光,赵科长乱了手脚,落荒而逃。

民国十八到二十年,陕西遭遇了光绪三年以来最严重的旱灾。特别是十八年,春夏连旱、麦田无苗,八九月份无雨,秋播失时,夏秋颗粒无收。连续几年的大年馑,致使“壮者逃亡四方,老弱填于沟壑。”澄城人民多是饥寒交迫,食糠菜,咽树皮,饿死者村村可见。尽管如此,国民党政府不但不减粮免差,而且变本加厉,苛捐杂税不断增加。反动军阀公开抢劫财物,肆意摊派粮款,民不聊生。地主豪绅和投机商人也趁灾年抬高粮价,压低地价,人民群众挣扎在生死线上。加之蝗灾、霍疫接踵而至,这对于灾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19316月的一天,共产党员吴卜亭,在县立一高教师党谅亭的住所召开会议,参加会议的有党谅亭、杨世英、杨森定、杨林波等人。吴卜亭历陈农民饥寒之苦,指出“农民现在活不成了,难道能不管吗?……”会议决定,利用“鸡毛传帖”的办法,发动全县农民开展交农斗争,迫使县政府减粮免差。确定由醍醐小学党员教师李民桢发动沟南一带农民,由王庄小学党员教师张鼎安发动县西一带农民,由一高党员教师党谅亭和杨林波发动县中一带农民,并按照约定时间分别在县城分片集中。

7月的一天,四乡的交农大军四千余人扛着杈把、扫帚等农具,纷纷涌向县城。但城门关闭,士兵严守。交农大军怒不可遏,高举农具,呼喊“要求减粮免差!”“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等口号,农民用木杠轰开西门,北门一同情农民的士兵打开门锁,交农大军蜂拥而入。进步学生孙钟哲、党永昌、贾武祥、张卓之等带头冲入县政府院内,县长叶舟越墙逃匿在祖师庙巷李少堂家中。交农大军愈加愤怒,口号震天。此时,进步绅士、县公安局局长张绍安出面,向群众保证,立即出布告,“免征粮差”,劝大家回家安心种庄稼,交农群众才渐渐离去。不久,县政府贴出告示,豁免了当年部分粮差。

张绍安在剿匪安民、惩治奸商等方面的贡献,赢得了乡民官绅的肯定。1934年,澄城县三十二里联合为张绍安赠送了一块鎏金巨匾,上书“除暴安良”四个大字。

澄城和蒲城是邻县。年轻的张绍安对杨虎城将军十分佩服。1930年杨虎城将军回陕主政之后,对近邻的澄城县保安团团长张绍安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这年冬天,杨虎城将军来到位于澄蒲交界的寺庄村老部下姬汇伯家里,约见了张绍安,通过一番交谈,当即指示张绍安广招人马,精心办团,以备不时之需,并授予他少校军衔。

张绍安的胞弟张鼎安,是中共澄城地下县委书记,他的许多革命活动就是在其兄的势力范围内进行的。张绍安对其弟的共产党身份十分清楚,他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为弟弟提供了充分的便利,澄城地下党能在县公安局、澄城地区活动、发展,时任公安局长的张绍安可以说起到了保护伞的作用。

张绍安真正认识共产党,始于对胞弟张鼎安和王超北的熟识和景仰。现实使他清楚地认识到,国民政府是一个腐败的政府。要想把中国真正引向光明,只有走共产党的路子。1927年,张绍安曾向共产党人王超北提出过加入共产党的要求。

王超北及时向党组织汇报了张绍安的申请。鉴于张绍安特殊的经历和公开身份,党组织决定由王超北通知张绍安,暂时留在党外,以合法的身份建立和巩固一支我党可以直接控制的武装力量。才是对党最大的忠诚。张绍安接受了党的决定,他对共产党人的信仰始终极为向往。

澄城的地下共产党组织和党员,在生死的紧要关头,多次得到了张绍安的保护和营救。三十年代初,张堃生是澄城学界领导人之一,参加第一高小的救国会,赶走压制学运的校长,下乡宣传抗日救亡等活动,遭到国民党政府仇视。1932年暑假,一天傍晚,张堃生在北操场与另一学生领袖李志仁话别,学校派人到保安团报告说,几个共产党正在北操场开会,让赶快派人去抓。张绍安巧言稳住校方,直到深夜才带人赶到北操场,这时张堃生和同学们早已离开了。1936年秋,张堃生在冯原培基职业完小担任校长。当时全国民族救亡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张堃生和进步教师给学生教唱爱国歌曲,利用集会和下乡宣传抗日救国思想,拒绝校董曹宏基宣传蒋介石“开展新生活运动”等主张。曹宏基怀恨在心,便向张大队长报告说冯原完小有共产党煽动闹事,要求立即出兵严惩。张大队长对曹宏基说:“国难当头,青年们说话难免语言过激,不要把事情看得那么严重。”转过身,张绍安立即托人转告张堃生,叮咛他言行一定要小心谨慎,不要让人抓住把柄。1996,寿高81岁的张堃生作诗怀念当年的救命恩人:“物换星移六十冬,四千里外悼张公。高风亮节人敬仰,模范事迹传澄城。一身正气慑群小,劣绅敛迹贪官惊。关怀国运与民隐,一片爱国爱民心。地下组织赖保护,可敬党的同路人。忆昔两度危境中,化险为夷先生功。青春年华至耄耋,未忘当年救护情。”

1936年秋,张鼎安赴陕北向党中央和省委请示汇报工作后,受命开辟韩(城)宜(川)线的工作,在宜川云岩岭被国民党四十二师柳子俊旅逮捕,后经地方组织与张绍安通过杨虎城的秘书蒲克敏等人营救,于12月由王育真以“西安儿童教育用品社”的名义,保释出狱。

张瑞华,河南人,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1928年与聂荣臻结婚。曾在中共中央机关做党的秘密工作等。1936年,由天津辗转前往陕北接受新的任务。天津地下党负责人根据张瑞华的要求,决定由王超北带她先到陕西。5月,王超北带张瑞华来澄,以教书为掩护,在刘家洼小学住了两个月之后,接到上级党组织指示,前往陕北。张绍安安排张新时老汉将张瑞华送回柏东村王超北舅父家,随后由张鼎安陪同辗转送往陕北。

早在193611月初,杨虎城任命遭陷害赋闲在家的张绍安为澄城县保安大队大队长,以便加强地方治安。“西安事变”爆发后,刚刚出狱的共产党人张鼎安和丁本淳从西安一同火速赶回澄城,在张绍安的配合下,组织各界开展了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游行示威活动组委会通电全国,坚决支持傅作义将军的绥远抗战。1213日,杨虎城向张绍安发出电报,让其武装响应。电报被代县长高冠军扣押两天后方告知张绍安,张绍安当即密电,表示坚决支持杨虎城将军的义举。

12月中旬,在张鼎安、张绍安等人的组织下,澄城县各界抗日救国会代表汇集县城,国民党县党部人员闻讯逃之一空。各地代表在国民党县党部开会,形成以张鼎安、张绍安、张质平、张卓之、张堃生等人为代表的澄城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核心,组织全县民众响应“西安事变”。他们酝酿成立了澄城各界抗日联合会,召开市民大会,并准备待机将保安大队拉到县北崖畔寨,整训后开往抗日前线,以实际行动响应“西安事变”。

按照会议决定,由张卓之等人起草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宣言、章程、研究组织机构等;杨兆春、张堃生等人负责成立“抗日救国牺牲团”。张堃生起草了宣言,由张兆春、张堃生分别担任牺牲团正、副团长。

革命形势高涨,使反动势力极为惊恐。代县长高冠军等人向驻大荔的国民党冯钦哉师请求来澄维持秩序。同时,又在保安大队内部进行分化和策反活动。王保坤要驻合阳他亲家柳子俊旅派兵镇压保安大队。

张鼎安、张绍安根据敌人可能来澄的情况,决定将保安大队开往崖畔寨。1221日,牺牲团和各抗日组织在县城召开约5000人参加的市民大会。大会宣布成立“澄城各界抗日救国联合会”,张绍安任联合会主席兼军事代表,吴卜亭为农民代表,张堃生为教师代表,张印五为学生代表,李育才为工人代表,李子俊为商界代表。大会通电拥护张、杨八大主张,并向县政府提出取消一切苛捐杂税,一致抗日等要求。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深夜,张绍安、张鼎安带领保安大队人员,北上崖畔寨,详细安排了有关事宜。盘踞在赵庄一带的杨荣轩、王保坤、王尚文、杨鹏轩以及郑春定等人,按照县政府的指令,拟定攻打崖畔寨的计划。

27日夜,杨荣轩令杨二娃、张八保带领民团偷袭崖畔寨,攻城未遂。29日深夜,再次攻寨,寨门守兵、内奸王德保、梁平喜、杨保彦开枪打死、打伤守城士兵5人,随即打开城门,放民团入寨。面对险情,绍安、鼎安率部组织了三次反攻,但由于腹背受敌,均未奏效。此时,杨荣轩、王保坤等令张绍安等缴械投降,张绍安坚定地回答:“哪怕死在崖畔寨,也不缴枪!”在激战中,因寡不敌众,且战且退,联保人员从四面狂叫“缴枪不杀!”绍安临危不惧,从崖头跳到南沟底,鼎安等人也急速跳下,敌乱枪射来,绍安、鼎安、刘仲棣壮烈捐躯。澄城人民响应、支持“西安事变”的革命壮举被反动派镇压下去了。

遭到敌人严重迫害的牺牲团和各抗日团体中的进步青年张堃生、张卓之、刘振中、贾武祥、李育才等几十人,先后参加了红军或进入陕甘宁边区。毅然投身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斗争之中。

张绍安生于清末,长在民国。纵观其一生,无论担任何职务,都能出污泥而不染,除暴安良,为民众声张正义。特别是在其胞弟张鼎安等共产党人影响下,逐步走向光明,走向进步,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提供物力、财力资助,为西北根据地运送急需的军用物资,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率众武装响应“西安事变”,血染崖畔,慷慨赴死。他的英雄事迹彪炳千秋。张绍安用自己40年的生命历程,谱写了一曲中国共产党忠实朋友和民主志士气贯长虹的不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