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贞祥,化名狄彬,1911年10月18日(古历八月廿七),出生于陕西省澄城县庄头乡杨家庄村。1918年就读于本村小学。
九岁时,父亲便撒手人寰,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其母俭朴勤劳,废寝忘食纺线织布贴补家用,但由于他父亲去世几年间,亲人接连病逝,原本贫寒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祖辈遗留下来的几亩薄田,因为少人耕种而收成欠佳,并且由于债台高筑、无力偿还,每年麦收时节,债主们都带着粮袋,夹着算盘和账本算粮抵债。这样,一年辛苦收成大半给了他人。翟贞祥与母亲常常缺吃少穿。
1924年春,母亲由于长期劳累、贫病交加而含恨离世,年仅十三岁的翟贞祥又一次经历了丧失至亲的痛楚。由于父母相继离世,他先由叔父抚养,在本村就读时,翟贞祥接触的课本是《三字经》《弟子规》《朱子家训》等,虽然也涉及《出师表》《滕王阁序》《吊古战场》等经典篇目,但当时大多不解其意。几十年之后才渐渐领悟,直至运用自如。
在本村读完小学后,又去合阳县管家河村舅父家读书。那里除讲授上述诗书与经典之外,还增添了国语、算术、修身、体育等新课程,翟贞祥的知识面更加宽广。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改变了中国的历史,也冲击着千百年来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民主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当然也略过远在西北、闭塞的澄城:剪发、放足、抵制日货等运动在这里同样风起云涌,十几岁的翟贞祥正是沐浴着这样的春风,愉快地接受着新文化的洗礼。在管家河上学的两三年间,他与表弟管建勋、同窗王士毅等因为志趣相投而成为莫逆之交。
管家河上学的两三年很快过去了,同窗好友先后各自回家,表弟到合阳王村上高小,而双亲早逝的翟贞祥求学之路却越发渺茫。母亲离世前曾再三叮嘱他“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同时他也时刻牢记着启蒙老师“童幼开始,就得扎好根,牢记爱上学,不做糊涂人”的谆谆教诲,所以,在他的内心深处,一直树立着爱学习的思想。于是,他与表弟反复商量之后,便借暑假瞒着舅父投考同州师范学校,并一举考中,然而四年学费毫无着落,光景艰难,亲戚亦是自顾不暇。最后,表弟开始在合阳上中学,而翟贞祥只能望洋兴叹了。
1928年,在舅父、叔父等至亲的主持下,翟贞祥娶妻刘氏,童年多遭不幸的他,生命中终于添了一抹暖色。幸福美满的小家庭给了他很大的慰藉与快乐。然而,那样的年月里,愁云笼罩着每一个人:从1928年开始,陕西全境夏秋无雨,冬季无雪,麦种子下地如同搁在石板上,根本发不了芽,夏秋连料绝收。次年,也就是民国十八年,依旧久旱不雨,夏粮勉强收了不到两成,而秋粮干脆就颗粒未收。往年绿野千里的关中,如今整个赤地千里,满目苍凉!
翟贞祥叔父一家老小十几口人,已经靠树皮和野菜拌上少许黍粟壳充饥了,光景已是十分艰难,哪能负担翟贞祥一家的生活!其时翟的妻舅在县署二科当科长,他的叔父与岳父便盘算着让他到那里去谋个职位。翟贞祥表示“与贪官污吏为伍,死也不能干。”两位老人苦口婆心再三劝告“是端上一个现成的热饭碗好呢,还是坐等当饿死鬼好呢?”为度饥寒,又眼瞅着上学无望,他只得屈从了两位老人的意志,到县署二科当勤务员。
翟贞祥一心向学,又打心眼里痛恨署衙内那些作威作福的贪官污吏,所以感觉更是度日如年。每天干的是开门、扫地、擦桌子、涮烟锅、倒夜壶等杂役,每次路过南街小学门口去帮科长买东西,听到校园内朗朗的读书声时,就一心想着冲出牢笼,自由求索。他左思右想,决定变卖田产去求学,但是作为一家之主的叔父坚决反对,只得作罢。可是也不愿再在二科待下去了,辞职后,在结盟兄长刘志斌的推荐下到县公安局当录事。此时,县公安局局长正是以公正廉明著称的张绍安,翟贞祥也觉得生活工作很顺心顺意。也正是在此时,他结识了中共澄城县委第一任书记张鼎安。然而好景不长,仅一年多时间,张绍安便奉调离澄,翟贞祥则被调往县保安团任书记兼录事。贪婪的保安团团长每月从翟贞祥的月薪里扣取四个银元肥私。翟贞祥痛恨其政治腐败,故匿名上告,继而辞职不干了。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军未做任何抵抗便将东北三省拱手相让,这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其时旅省学生响应全国高潮迭起的抗日救亡运动,回县组成宣传队,捣毁了县党部,在此期间,翟贞祥结识了共产党员丁本淳,丁赞赏其“欲破产上学求知识”的主见,鼓励他“应当有勇气,冲破此牢笼”。
1932年秋,翟贞祥考入合阳中学,此时,表弟管建勋即将毕业并且已经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在校期间,翟贞祥参加了学生群众组织互济会,并在表弟管建勋的影响下参加了反对训育主任和个别教员的学生运动。学潮后不久,他便加入了共青团组织。这让他分外激动与自豪!
1933年正月初六,翟贞祥以过年走亲戚为由,赴良周村学校找张鼎安同志,要求加入党组织,张鼎安和刘仲棣为他举行了庄严的入党仪式。他们彻夜长谈关于党、阶级、国家等诸多常识与革命道理,当时年仅二十二岁的翟贞祥满怀敬仰地聆听着,那一刻他热血沸腾,在许久的迷茫之后终于看到了未来光明的路。
随后,为掩护、开展党的地下工作,组织决定翟贞祥中止求学,后在县教育委员连友贤的安排下到安里村任教。在这期间,张鼎安、雷振东、刘正法与管建勋等不少地下党员常常在这里落脚、吃饭,当时村里传说“先生把挣的钱全买了馍了。”
同年夏季一个晚上,当时学校放假,县老爷庙唱戏,远近看戏的人络绎不绝。趁此机会,组织决定在他家召开秘密会议,会议由张鼎安召集主持,与会者有翟贞祥、杨兆春、白景文、白苏兴等,会议传达了澄城县委“关于学生运动的决议”,提倡学生唱抗日救国歌曲。当时张鼎安正要站起来示范唱,适逢翟的结盟兄王士毅夜访,遂让张鼎安隐藏在后院草窑里,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麻烦。
这一年,敌党部疑他与管建勋、连友贤三人为共党嫌疑分子,但苦无证据,便派国民党周增益、畅金生前来试探,翟贞祥牢记张鼎安的忠告,机智巧妙地与敌周旋,最后敌人无计可施,只好让其写“悔过书”了事。
为避开敌人的盘问纠缠,翟贞祥赴关家桥教书,其一因为关家桥离县城60里,隔两条沟,路远;其二是关春谷及其侄关子石(时任当地民团团长),是名门望族,人称“西北侯”。国民党县党部有所忌惮。关子石为人正直,对国民党的统治早已不满,另外他还与张鼎安兄长张绍安有师生之谊,并对张氏为官清廉极为赞赏。
关子石对翟贞祥的到来极为热情,翟贞祥认识到,要最大程度地获得关家的信任与支持,唯有一心一意搞好教学,令学生们在学习方面有更大的造诣。这样才能为自己的活动提供最大的方便。在校期间,他从教学的内容和儿童心理与学生出校门后的安全等方面进行了革新。例如科目编排,讲课正规化,提出“学校即社会,社会即生活”等口号,并制成标语,张贴于墙上。组织学生到仁庄学校杨力生、贾武祥兴办的养鸡场去参观。进行了家访并召开家长会,要求家庭与学校都共同负起教育责任。全新的教学方式得到了社会、家长、学生的支持,使得翟贞祥在关家站稳了脚跟。
1933年,因党组织遭受破坏,他与表弟管建勋同组织失去联系,1936年1月,为了寻找党的组织,同时为了宣传抗日、开展爱国救亡工作,他们在合阳县城创办了“大众书店”。以此为契机,结识了负责中共地下组织工作的吕剑人。次年秋末,中共澄合临时区委成立。同年底,吕剑人到澄城,主持成立了中共王庄中心支部。为了进一步开辟和发展澄城工作,翟贞祥奉调回澄筹建书店。
1938年2月,翟贞祥回到澄城县城,他将店址选在府前街南端的一家街房,书店取名“曙光派报社”。遵照党的“要自筹资金”的指示,他采用集资的办法,邀请热心抗日的社会人士入股,国民党县政府财政科科长刘志斌(翟的结拜兄弟)对翟办派报社非常热心,拿出400多元入股。入股的还有不少教员、县政府职员、联保主任,先后共募集资金625元。
曙光派报社由翟贞祥负责,工作人员先后有赵士奇、翟雷堂、管玉定、管换运、李森(即李春阳)、贾书栋、翟选财、刘波如、翟甲祥等。发行销售的报刊主要有《新华日报》、《解放周刊》以及《工商时报》、《老百姓报》等。兼售书籍,如列宁的著作,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还有茅盾、蒋光慈、郁达夫、丁玲、冰心等进步作家的作品,根据沿河工委的指示,他们在发行进步报刊的同时,也销售国民党的书报以作掩护。
1938年5月9日,在中共沿河地委白云峰同志主持下,成立了中共澄城县委,翟贞祥任统战部长,由于1933年一度失掉了组织关系,经省委审查批准,他自1938年重新入党,恢复党组织关系。
从1938年到1939年,翟贞祥分管统战工作,他充分利用曙光派报社的合法身份,也利用其1930年前后在公安局保安团当小职员时所积累的人脉资源(如刘志斌、关子石、连瑞琦、李生辉、郑将三、李久生、郑步周等),从事革命进步书、报、刊宣传、组织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同时也保护了自身的安全。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把制定政策的重点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制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掀起反共高潮。中共澄城县委根据中共中央对国统区制定的“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和巩固发展统一战线政策。对党员采取“红的走,灰的留”的办法,将已暴露或“太红”的党员和领导干部撤进边区工作。
1939年9月,一封从陕北给翟贞祥的来信被县党部从邮局查获,翟的身份基本暴露,县党部声言要对他采取必要行动。派报社无法正常收发报刊,业务工作已难开展。根据陕西省委指示,决定翟贞祥、李席珍、彭雪、管建勋等五六位同志去陕甘宁地区工作。翟贞祥遂于1940年2月18日离开澄城,曙光派报社也随之停止活动。翟贞祥创办的曙光派报社在党组织的领导下,为澄城和沿河地区党的工作和抗日群众运动的发展作了艰苦的努力,是中共沿河特委在澄开展工作的主要据点之一,他们贯彻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广泛团结爱国进步人士,传播了革命思想,同时也教育进步青年走上了革命道路。据统计,曙光派报社先后介绍了郑拓彬、关相生、李甲平、翟俊民、黄俊耀等30余人分赴三原县安吴堡中国青年干部训练班、延安抗大等地学习或工作。
1940年正月,翟贞祥等赴三原,抵达云阳(时为中共陕西省委所在地)八路军115师留守处并在省委工作。5月到达延安,8月在陕北公学院进行了系统地马列主义理论学习。
1942年,被任命为关中警一旅三团供给处主任。1944年调任关中军分区合作社任副经理、经理。1946年冬在延安党校学习。
结业后,他被任命为陕甘宁骑六师供给部政委。1948年冬任黄龙军分区联络科长兼保卫科长,后调任大荔军分区卫生部政委。
全国解放后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翟贞祥由部队转业。1949年11月他接替雷振东担任澄城县人民政府县长;1951年8月任县委书记,至1955年9月。
1955年9月调陕西省委巡视团担任巡视员。1959年被任命为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兼副秘书长。1964年9月调陕西省博物馆任副馆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错误批斗和关押。“文革”结束后得以平反昭雪。
1987年因年事已高,退出了工作岗位。
2005年11月22日病逝,享年九十五岁。
在遗嘱中,他要求家人:化悲痛为力量,不向组织提任何要求,不举行遗体告别,不开追悼会,不发报丧电函,遗体交医院作病理解剖,并愿献出遗体的任何脏腑器官,骨灰撒播在壶梯山上,不占公或私人所有的一抔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