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尚谦 1937年4月出生 ,韦庄镇秦家坡村人。1951年10月参加工作,195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县乡镇企业局局长,县关工委秘书长等职。1980年在中共澄城县第八次党代会上选为县委委员。曾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乡镇企业局长”荣誉称号,被评为全省争创“五好关工委”活动先进工作者、全市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1997年退休。
著有个人回忆录《感悟平凡》。主持和参与编辑了《澄城风情》(上、下册)《古徵春晖》《教子成才》《情系下一代》《光耀古徵》《牢记历史 开创未来》等书,并有多篇文章在《大公报》《中国火炬》《陕西日报》等报刊发表。
我熟悉的澄城四位县委书记
1965年我被调到县委财贸部工作后,在县委工作了19年,其中担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2年。在此前后,我认识了路玺琪、张宏图、孙天锡、张盘铭等四位县委书记。岁月流逝,四位领导都已作古,我对他们的了解虽是一鳞半爪,很不全面,但他们立党为公、一心为民的感人事迹,不时浮现在眼前,使我永难忘怀。
耿直勤政路玺琪
1961年9月,路玺琪同志由陕西省哲学研究所副所长调任中共澄城县委书记。当时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物质极缺,群众生活很苦。1962年元月的一天晚上,省委召开电话会议,各县县委书记、县长参加。在这次会议上,省委副书记赵守一在讲话中强调说:“今天是礼拜天,如果没有特别重要的事,省委是不会召开电话会议的。棉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我省各级一把手一定要把棉花收购工作抓到手上,不能掉以轻心。”
这次电话会议后,路书记准备第二天去我县棉花重点产区醍醐、寺前公社检查棉花收购工作。当时我任县供销联社秘书人事股股长,临时抽调到县粮棉油收购办公室写材料,便跟路书记一起下乡。当时下乡都是骑自行车,这次由于任务紧,骑自行车很不方便,恰在这时,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上将李克农的女儿、省长李启明的爱人、省公安厅副厅长李宁来澄检查工作。路书记和李副厅长联系,请她在县上暂住两天,便借了她来澄时坐的嘎斯69吉普车,和我一起去了沟南几个公社。
第一天在醍醐公社跑了几个大队,回到公社已是晚上9点。鉴于棉花收购任务艰巨,要求很急,路书记让公社通知大队、生产队的干部连夜到公社开会,会议结束已是凌晨5点。第二天到寺前公社跑了几个大队,晚上与西观村干部座谈。午夜1点,路书记由老支书韩永兴陪同,和我一起去该村6个生产队了解牲口饲养情况并与饲养员交谈。回到住宿处已是凌晨4点。我刚合衣躺下不久,路书记把我和司机叫醒又出发了。第三天在寺前公社社长侯甲祥的陪同下,去韩家洼、郑家洼、梁家洼三个大队检查棉花交售。晚上10点回到公社后,路书记让我写两个材料:一个是当前农村到底有没有棉花;一个是寺前公社“三洼”(韩家洼、郑家洼、梁家洼)大队棉花交售的经验。好在这两个材料都不长,每篇约两千多字,天明写好誊清后送路书记审阅。路书记看后,说材料写的还不错,只改了几个字。这天中午,地委副书记时谦去合阳县检查棉花收购工作,顺路约路书记在韦庄公社碰头。路书记汇报了全县以及三天来在醍醐、寺前两个公社检查棉花收购工作的情况,并把我写的那两篇材料交给时谦副书记。此后这两篇材料在渭南地委的简报上刊登。这次跟路书记下乡,是我工作47年来最为紧张忙碌的三天三夜。那时我正值青年,精力旺盛,而路书记已年逾不惑,他那不知疲倦、勤奋敬业的精神,言传身教的作风,令人钦佩。
牲口是农业社的半个家当。1962年,正值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路书记在全县有名的落后队雷家洼公社城墙头大队蹲点时,看见生产队的牲口乏瘦不堪,为了深入了解情况,他在饲养室住了五个晚上,和饲养员促膝谈心。县委书记住饲养室,这在当时来说,实属罕见。
1963年元月下旬,县委召开三级干部会议,扩大到生产队一级,参会人员2500多人。这次会议根据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神,整顿党员干部队伍,横扫资产阶级思想。对干部队伍中贪污多占、投机倒把、侵占集体经济等严重问题进行了处理,在五十年前就敲响了反对腐败的警钟,使广大干部深受教育。
为了提高干部的理论素质,路书记抓了毛主席著作学习。1963年8月的一天上午,路书记在西关会议室作学习《实践论》的辅导报告。他没有讲稿,只拿了一本《毛泽东选集》,作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报告。他联系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同志们听得津津有味,十分过瘾。
|
1964年1月23日,中共西北局第一书记刘澜涛在渭南地委书记刘邦显的陪同下来澄视察。县上接到通知不到一个钟头,刘澜涛一行就到了县上,一下车进了会议室等待汇报。县委办公室的同志根本没有时间准备汇报材料。好在路书记对澄城的基本情况,当前抓的学习毛泽东思想、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整顿干部队伍、改造农村落后队、水土保持和椽帮埝等工作,成竹在胸,了如指掌。他的汇报思路清晰,有条不紊,有骨头有肉。当刘澜涛插话问到有关工作时,也能滔滔不绝,对答如流。刘澜涛不时点头,表示赞许。会后县委办公室的同志整理了一份详实精彩的座谈纪要。开完会后,县上参加汇报会的同志说,路书记的汇报从容大度,不亢不卑,无拘无束,很有水平。
1966年1月18日,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带领中央抗旱工作小组,在西北局和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澄城检查工作。路书记已于1964年9月调离澄城担任神木县委书记。这时,他的家属还在澄城工作,春节前他回澄探亲。那天早晨,路书记还未起床,余秋里喊着他的名字,推门而入。路书记听到是老政委余秋里来了时,急忙披衣坐起。余秋里也不客气,脱鞋上炕,拥被而坐,两人互诉久别之情。上世纪四十年代,余秋里任358旅政委时,路玺琪在8团政治处工作,和余秋里比较熟悉。分别近二十年,两位战友从南泥湾大生产,说到保卫延安;从壶梯山战斗,说到解放大西北;从大庆油田会战,说到澄城的水土保持和椽帮埝。好像有说不完的话。他们还去了一趟壶梯山,凭吊当年的战斗遗址。余秋里对路玺琪提到的澄城大搞椽帮埝很感兴趣。他在县上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澄城的椽帮埝工程。在阿銮寨的田间地头,余秋里用手摸了木椽在新土上留下的清晰印痕后感慨不已:“这是用多少时日,花费多少劳力,流多少汗水才能完成的工程!这里的领导真能干,这里的群众大干社会主义的劲头很足。”余秋里对澄城的椽帮埝留下了极好印象。
路玺琪同志1988年6月前任咸阳市政协主席、党组书记。1989年2月与世长辞。我曾去咸阳参加市政协为他举行的追悼会。在殡仪馆大厅门外,贴了一张原省戏曲研究院院长、著名戏剧作家、我县交道镇黄家村人黄俊耀写的一首悼念诗《悼玺琪》。1938年,黄俊耀与路玺琪共同进入泾阳“青训班”学习,共同奔向胜地延安参加革命,是同学又是战友。黄俊耀先生这首诗我曾誊写在笔记本上,现抄录于后:
阴云滚滚压古都,痛悼战友哭玺琪。
人民失去英烈子,终生奋斗志不移。
大雪飘飘少春意,寒风簌簌哀声泣。
当年知心为窗友,西安事变举义旗。
一身英骨并浩气,不与邪恶把头低。
老战友,老兄弟,但愿英魂没远离。
为了理想和主义,流血流汗出尽力。
万没想到你先去,几句难表你功绩。
未尽之话何时叙,白云悠悠杜鹃啼。
黄龙山下有黄土,黄土里边少忠骨。
我党失去好儿子,人民失去好公仆。
多少事情还未做,多少智慧未奔飞。
多少知心事和语,秦山渭水无尽期。
今日含泪永别你,九泉之下且安息。